在迪庆州的崇山峻岭和山涧溪流之间
绵延着一条神秘的茶马古道
千百年来
无数的马帮在这条道路上默默行走
悠远的马铃声
回荡在山谷、急流和村寨上空
促进了不同民族和不同文化的交融
千百年来
这就是进入迪庆州的主要通道
曾经,一条公路、一座大桥对迪庆人来说都是梦。如今,这个梦已在迪庆州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慢慢得以实现。看!过去的天险——金沙江,如今已被一座座大桥征服!继红桥、松园桥、香格里拉至丽江高速公路(以下简称香丽高速公路)金沙江特大桥、丽江至香格里拉铁路(以下简称丽香铁路)金沙江特大桥高悬在大江上方,如同横卧云空的钢铁长虹。
过去翻山越岭几个月才能到达的远方,如今通行于设计时速80千米的香丽高速公路、140千米的丽香铁路之上,用不了几个小时便能到达。从马铃声到动车汽笛声,世界的“香格里拉”已不再遥远。
(茶马古道上的运输马帮。王维韬 供图)
迪庆州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横断山脉腹地和“三江并流”高山峡谷地带,交通十分闭塞。难以跨越的山河,有复杂脆弱的地形,也有沿线人民的发展愿景。如今,香丽高速公路、丽香铁路建成投运,彻底打通了进入香格里拉的快进通道,结束了迪庆不通高速、不通铁路的历史。然而,这只是迪庆66年来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个缩影。
1957年自治州成立时,州内并无干线公路,各族群众一直依靠人背马驮穿行在高山峡谷间。1958年10月,丽江至中甸(今香格里拉市)公路全线通车,108辆汽车驶入中甸县城,揭开了迪庆州交通史上的新篇章。1972年,国家投资250万元,历经5年,将丽江至中甸公路铺设成柏油路面,公路通行条件有所提高。
(小中甸服务区。 迪庆州交通运输局 供图)
改革开放后,迪庆州交通建设在上级政府部门的关心支持下,迎来了飞速发展。截至2015年底,州内已初步形成以国省干线公路为骨架,以农村公路为基础,层次分明、脉络清晰的公路网,实现了交通运输发展阶段从“瓶颈制约”到“基本缓解”的重大转变。“十三五”期间,维通二级、尼塔二级、香德二级及香稻三级公路等10条普通国省道和3条重要公路干线相继建成通车,路网结构不断优化。面对日新月异的变化,迪庆人民感到欢欣鼓舞!
哈巴是香格里拉市五境乡春独村民小组一名乡村医生,这些年,通过家门口“桥”的变迁,他亲眼见证和感受了家乡的交通巨变。
(茶马古道。 迪庆州交通运输局 供图)
“自治州成立时,我还是一个懵懂的少年,那时,江面上除了木筏,就再没其他过江工具,更没有桥,坐木筏到江对岸险象环生,两岸群众翘首企盼有一天能改变这样的生活。”哈巴介绍,1989年,其春大桥开工建设,1991年通车,崭新的大桥呈现在眼前,两岸群众欢欣鼓舞,交通发展也带动了群众生活水平逐年提升。2000年后,历经沧桑的其春大桥已不能再承受大吨位车辆运输。就在这时,尼塔路改扩建工程开工,短短时间,一座全长361米连续式钢构桥梁的新其春大桥建成通车。
“记忆中,离我们村不远的霞珠村扎史雄村民小组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修建了一座溜索桥,一用就是30多年。近年来才修建了新大桥,村民靠溜索出行的历史从此划上句号。”哈巴说。
(继红桥。 迪庆州交通运输局 供图)
哈巴所说的桥的变化在迪庆随处可见。1971年6月,在滇藏公路虎跳峡段金沙江上,一座全长232米的钢筋混凝土箱形拱桥建成通车,此前,在这里只有一个渡口可以通行。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经此地,以继承红军革命传统之意,该桥取名为“继红桥”。1998年6月,国道214线扩建改线时,我州在继红桥上游新建了一座265米,主跨单孔净跨170米的钢混箱形拱公路大桥——松园桥。
(铁路、高速大桥。迪庆州交通运输局 供图)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这一座座大桥成功架设了迪庆州通向小康、走向世界的理想之路,成为了迪庆人民征服天险的丰碑。
过去,对于迪庆州陆路交通而言最好的通达条件是二级公路。如今,行驶在国道214线时,人们还可以看到“三路两桥一江”同框出镜的画面,香丽高速公路金沙江特大桥、丽香铁路金沙江特大桥、二级公路、高速公路、铁路同框,直观地见证了迪庆州的交通发展变化。交通运输事业迅速发展,推动着迪庆州经济社会大繁荣,鼓舞着迪庆人民大踏步向前。
(茶马古道上的运输马帮。迪庆州交通运输局 供图)
茶马古道已湮没在历史烟云中,成群结队的马帮不见了身影,清脆悠扬的马铃声逐渐远去,远古飘来的茶草芳香已随风消散。穿越历史与岁月,动车在迪庆大地飞驰,呼啸的速度是迪庆州前进的气息,旋转的轮缘记录着迪庆州奋斗的轨迹……
(正在降落的飞机。 迪庆州交通运输局 供图)
今年中秋国庆假期期间,我州共接待游客128.9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16560.22万元。来自全国甚至世界各地的游客通过乘坐飞机、客车、网约车等交通工具进入世界的“香格里拉”一览高原秋季风光。
回望20世纪50年代,人们出行多依赖马车、拖拉机、汽车。1984年中甸汽车客运站成立,客运车辆往来于昆明、下关、丽江等地和县内金江、上江、三坝等乡镇,至此,沿线群众才得以有机会搭乘出行。
“1993年秋,我小学毕业从香格里拉市金江镇前往中甸县城上初中,好不容易搭乘到的客车在漫天沙尘的路上颠簸了五六个小时,终于到达目的地,下车时,乘客全都灰头土脸,狼狈不堪。如今再回金江,车辆行驶在平坦的柏油路上,窗外绿油油的庄稼地和一个个美丽的村庄构成一个个美不胜收的画面,让人恍如隔世。”在香格里拉市工作的王晓涛回忆。
(碧古特大桥。 迪庆州交通运输局 供图)
历史上,人们稍作远行,便须翻山越岭、跨江过河。如今,全州综合交通运输保障能力明显提升。截至2021年底,全州拥有各类营业性机动车8973辆,是10年前的1.48倍,全州客运班线线路扩展至106条,客运站(场)3户,州内客运班车通达196个行政村。州外客运线路覆盖拉萨、昌都、甘孜、攀枝花等周边省区城市及昆明、大理、丽江、怒江等省内州市。“出门坐客车,点对点接送”成为农村群众出行的新常态。另外,随着迪庆香格里拉机场四期改扩建和口岸机场、香丽高速、丽香铁路相继建成,迪庆交通路网不断完善,自驾车、乘坐飞机或便捷高效的动车已成为迪庆群众出行的首选,也成为了广大游客进入香格里拉的重要途径。
(新建成的香格里拉至德钦二级公路。 迪庆州交通运输局 供图)
在农村,我州不断加大建设投入,延伸乡村路网,全州29个乡镇实现了100%通油路、通客车、通快递;196个行政村公路实现全硬化,并全面实现“三通”的目标;2256个村民小组(含34个社区)通组公路实现全覆盖。一条条乡村公路犹如毛细血管连接上国道、省道的“大动脉”,加速人员和物资流动,架起了服务民生的桥梁和纽带。德钦葡萄、东旺藏梨、尼西黑陶、维西塔城镇乡村旅游……各地特色产业依托一条条促进群众增收致富的产业路、致富路、幸福路真正“活”了起来。
(东旺乡新联村。 陈义 供图)
色从村民小组位于香格里拉市东旺乡新联村,据村民介绍,“色从”是“金湖”的意思。过去,造访“金湖”绝非易事,峰巍峨,谷深险,石狰狞,山峦峭壁困住色从的世代居民,让他们过着近乎与世隔绝的日子。
巨变是从2016年开始的,那一年,滇川通道贯通,色从大桥建成,蜿蜒的道路建到色从村民小组,整洁的水泥硬化路入组到户,从东旺乡政府到色从村民小组,以前需步行数十小时,如今开车30余分钟便可到达,昔日出门“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日子一去不复返,通水、通电、通网都变成了现实。
“现在两个孙子都在香格里拉市区上学,上学车接车送,家门口上车,学校门口下车,别提多方便了。”谈及现在的幸福生活,色从村村民江巴笑得合不拢嘴。
(香格里拉虎跳峡。 松学宝 供图)
路修好,村民能“走出去”,游客也能“走进来”。“很早之前就想来白水台一饱眼福,但是听闻交通不方便就没成行,现在完成改造升级的公路让出行方便不少,到村子里也非常方便。”从广东到三坝乡游览白水台的张晋云一家沿虎香公路一路前行到三坝乡白地村,感叹道:“一路走来,路上风景绝美,这票价值了!”全长170.613公里的虎香公路,作为途经虎跳峡、哈巴雪山、白水台、普达措等景点的香格里拉旅游东环线,不仅串起了“绿水青山”,催生了“金山银山”,还让许多人享受到了“诗和远方”,更有力推动了乡村振兴。
一座座桥梁让天堑变通途,一条条公路通向幸福和希望。农村交通高质量发展让农特产品卖得更快更远,更促进了物流服务的专业化和优质化,全州群众乐享在“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的美好中。
近10年,全州邮政快递业保持两位数持续快速增长,基础设施逐步升级,服务网络不断完善,服务能力显著增强,逐步建成了覆盖全州、深入乡村、通达世界的邮政快递网络,快递服务网点达142处,行政村实现100%通邮。
(顺丰松茸全货机。 松学宝 李有才 供图)
每年松茸季,香格里拉松茸交易市场异常火爆,每天都有近50吨松茸在香格里拉松茸交易市场交易。除了本地松茸外,还有来自四川省、西藏自治区等毗邻迪庆州香格里拉市的12个县产的松茸从香格里拉市中转到全国各地或国外。因为这里有全国唯一一个开通松茸全货机的支线机场,拥有让松茸24小时通达全国一线城市、48小时通达全国二三线城市,“一路领‘鲜’、最快出滇”的物流效率。在便利的交通的加持下,松茸产业发展迎来了更加喜人的“钱”景。
(迪庆州维西县塔城镇其宗村村民杨小花正在采摘芍药花朵。黄晓丽 供图)
串联一路风景,带动一片产业,造福一方群众。66年光阴,雪域高原大道纵横,带动着沿线城镇的发展、乡村的振兴,引领迪庆从闭塞走向开放、走向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