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云岭天路】通车背后的故事
2023-11-27 15:28:36


合力推动建设共创美好未来

916日,丽江至香格里拉段铁路铺轨机组顺利进入香格里拉站,图为工人正在进行铺轨作业。和丽瑶 摄

    今天,举世瞩目的丽江至香格里拉铁路(以下简称丽香铁路)正式开通运营!

    迪庆州是习近平总书记牵挂的地方。丽香铁路的开工建设和开通运营正是党中央、国务院关心云南涉藏地区发展的具体体现,是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的生动实践,是历届州委、州政府敢于担当、勇于实践的最好答卷。

    党的好政策是推进丽香铁路建设的根本。党中央、国务院在“十一五”期间,把丽香铁路纳入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西部铁路和滇藏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丽香铁路得以建设的基础。党中央、国务院在“十二五”期间出台关于支持青海等四省涉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为加快推进丽香铁路建设注入了“强心针”。

    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是推进丽香铁路建设的关键。一直以来,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给予迪庆州特殊关怀和支持,在“十一五”“十二五”期间先后召开多次协调会议,明确省级各部门的职能职责。省政府为推动丽香铁路建设,先后在昆明、丽江等地召开十几次多部门协调会议。为促进滇西北地区平稳较快发展,在省委、省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大力争取下,2009年丽香铁路被列入国家西部大开发新开工18项重点工程。不仅如此,省委、省政府还争取国家建设资金108.22亿元,并将丽香铁路纳入云南省“十四五”期间“八出省”通道重点建设项目,加快推进丽香铁路建设。

    迪庆州委、州政府敢于担当、勇于实践是推进丽香铁路建设的保障。历届州委、州政府始终把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视为推动全州经济社会发展、解决民生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迪庆州及时成立丽香铁路指挥部、州铁建办以及香格里拉市征地拆迁指挥部,协调推进丽香铁路前期工作。自2014年开工建设以来,州委、州政府强化协调服务,营造良好的施工环境,为丽香铁路顺利推进夯实了基础。成立工作专班,以历任州长为组长,州(市)职能部门“一把手”为成员,把丽香铁路建设放在基础设施建设首位,纳入重点工作日程,定期分析、解决建设中的问题、矛盾,全力做好施工环境保障。同时积极与省委、省政府以及省级相关部门协调对接,筹措资金,为丽香铁路开工建设和开通运营提供坚强的保障。

    另外,丽香铁路的开通运营,离不开设计单位、参建单位、一线施工人员的勠力同心和攻坚克难。经过2万余名建设者历时9年的不懈努力,丽香铁路终于正式开通运营,迪庆州彻底结束了不通铁路的历史,经济社会发展迈上了快车道。



今朝,圆梦“天路”
访丽香铁路建设的参与者见证者


    9年的时光,在历史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但对迪庆州而言,却是具有历史性意义的9年。经过2万余名建设者9年的不懈努力,迪庆州各族干部群众翘首企盼的铁路梦终于变成了现实。


几番波折到尘埃落定


    征途漫漫,初心如炬、奋进如歌。丽香铁路从开展前期工作到正式开通运营,历经了10多年的时间。特别是开工建设以来,历届迪庆州委、州政府攻坚克难,积极完成项目征地拆迁、筹措地方配套资金、配套设施建设等工作,为丽香铁路顺利开通运营提供了保障。同时,迪庆州与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一道,加强与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省委、省政府,省交通运输厅及相关部门的沟通对接,加快推进前期工作,确保丽香铁路在“十四五”期间开工建设。

    在丽香铁路开通运营之际,记者有幸采访到迪庆州发改委原主任肖建明。肖建明既是丽香铁路建设的参与者,也是见证者。他带领州发改委、州铁建办科级以上干部就推进项目前期工作,到国家发改委、铁道部(现国家铁路局)汇报对接40余次。

    “在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中,由于丽香铁路地质复杂,特别是受香格里拉段地质因素影响,原来的方案被否定。为及时解决这一问题,在迪庆州政府分管领导的带领下,州发改委及时向国家发改委、铁道部汇报,国家发改委、铁道部组织铁路方面的专家到香格里拉段再次研究论证。”肖建明说,“当时的专家们都说,这段线路不适合修铁路,我们失落不已,但始终没有放弃。”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多次调整论证,最终确定了新的方案,其间共耗费近一年的时间。

    不仅如此,金沙江特大桥的选址问题还直接影响了丽香铁路的初步设计、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迪庆州及时向国家有关部委、省有关厅级单位对接汇报。国家有关部委再次组织全国各方面专家86人到实地重新论证,最终确立了新的方案,其间又耗费了2年多的时间。

    “丽香铁路的接口选线是协调难度最大、时间跨度最长、不确定因素最多的一项工作。”对此,肖建明至今记忆深刻。据介绍,当时设计单位先后拟定了黑龙潭隧道,文笔海线路,拉市海南、北走向线路4个备选方案,经过3年多的论证,最终确定了现行方案。

攻坚克难到高位推进

    征地拆迁工作是丽香铁路建设的重要环节。迪庆州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自项目开工至今,迪庆州共完成征地6393亩,完成房屋拆迁95000平方米,保证铁路建设用地需要。特别是在弃土场设计不能满足实际需要的情况下,迪庆州竭尽全力为施工单位及时提供用地,确保施工正常推进。

    另外,在推进地方配套工程建设方面,迪庆州始终做到超前谋划,严格按照香格里拉站是展示迪庆州形象的“窗口”的要求来打造,共建设6条总长3.3公里的市政道路、8900平方米的商业用房、55亩的站前广场及景观小品以及35亩的出租车、公交车停车场。此外,还投资350万元完成小中甸站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用汗水筑就“云岭天路”
丽香铁路一线建设者的故事

丽香铁路轨道铺设工作有序推进。央金拉姆

    丽江至香格里拉铁路(以下简称丽香铁路)地处印度洋板块与欧亚大陆板块接触带前沿,是我国地壳构造运动最为强烈的地区之一,铁路建设十分艰辛。9年来,广大参建者初心不改、攻坚克难,是丽香铁路建设背后真正的“英雄”。

孜孜以求的“铁路父子兵”

    在丽香铁路二标段中铁隧道局钢构件加工厂数十名建设者中,有一对来自四川省的“父子兵”。父亲蒋四军是一名冲床工,儿子蒋明亮是一名电焊工,父子搭档作业,在隧道内加工钢拱架。蒋明亮的电焊技术在整个加工厂人尽皆知,不仅焊接速度快,而且焊接口平顺,这些都得益于父亲蒋四军的指导。

    2016年冬天,由于气温较低,蒋明亮在进行焊接作业时,总是出现焊接口不平顺的情况,怎么都焊不好,不得已,他只好向父亲求助。只见父亲拿起焊机,凭借多年的经验一点一点地焊接,很快就出现了一道平顺的焊接口。父亲告诉蒋明亮,因为气温低,焊接时容易出现问题,所以要多练习,只有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才能做到得心应手。父亲的话点醒了蒋明亮,他不断练习,逐渐练就了在不同气温、场合都能确保焊接口平顺、整齐的技术。

    从蒋四军父子身上,我们看到了铁路工人对工作的兢兢业业,对技术的孜孜以求,责任二字让他们“不生于斯,却长于斯”。“铁路父子兵”只是“筑路大军”中的一员,正因为有了他们的付出,才能让迪庆州的交通愈发便捷。

钢轨上“绣花”的男子汉

    今年24岁的陈龙,是一名彝族小伙,出生在迪庆州香格里拉市虎跳峡镇。他负责丽香铁路轨道线路精调以及道岔、扣件检修工作。

    “我的家乡就在丽香铁路沿线的虎跳峡镇,丽香铁路动工的时候,我还是个稚气未脱的学生,那时候就期盼着火车能早日开到我的家乡。”看着眼前的铁路,陈龙感慨道。

    玉龙雪山隧道内,陈龙戴着的头灯在狭长的隧道内发出亮光。他每天都会手握道尺,一边三步一弯腰地测量轨道尺寸,一边在轨枕上标注误差,为身后改道的“战友”提供精准的调整数据。“我们干的活是在钢轨上‘绣花’,每次调整都是毫米级的微调。”陈龙自豪地说。

    为了确保丽香铁路按期开通运营,陈龙他们顾不上休息,每天都要进行十公里左右的轨道精调和检查作业。“只要能让家乡早日铺通幸福的铁路,让乡亲们尽快坐上动车出行,我们再苦也是值得的。”谈起铁路,陈龙满脸都是笑容,几年前那个期盼铁路修到家乡的小男孩已经成为“筑路大军”的一员。   

与钢轨“斤斤计较”的藏族小伙

    进入11月,丽香铁路开通运营也进入了倒计时,迪庆州先后迎来好几次雨雪天气,给最后的施工带来不小挑战。11月10日7时,丽香铁路花椒箐隧道口的气温仅有2度,该段线路施工工人次里江初哈着热气、顶着寒风,一头扎进隧道内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23岁的藏族小伙次里江初出生在梅里雪山脚下的德钦县,他的工作主要是使用零级轨检仪等工具对隧道内线路钢轨的轨距、水平、高低等进行平推检查。次里江初紧盯轨检仪电脑屏幕,不放过每一寸可疑钢轨和每一个超限参数。不仅如此,为了能够更准确地检查轨道设备状态,他或使用道尺俯身测量,或直接跪趴在地上观察轨枕是否空吊、胶垫是否偏斜、连接零件是否缺失。“有些问题是轨检仪没办法排查出来的,有时候不能全靠仪器,只有轨检小车平推检查和人工检查‘双保险’,才能确保不漏看、不误判。”次里江初说。

    丽香铁路开通运营前这段时间,次里江初和工友们每天都与钢轨“斤斤计较”,确保139公里铁路都符合要求。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